聚缘小说网
首页>三国的三十六计 > 第39章

第39章(第2页)

目录

袁谭大怒,便欲投降曹操。

消息传到冀州,袁尚担心袁谭降曹后并力来攻,便亲自率领大军去黎阳救助袁谭。

袁谭闻讯大喜,遂打消了投降的念头。

不久,袁熙、高干也领救兵来到黎阳城下。

四支兵马并在一处,仍然不是曹操的对手,黎阳很快就被曹军攻破。

袁氏兄弟与高干只好弃城逃走。

曹操引兵追赶,袁谭与袁尚退入冀州坚守;袁熙与高干则在城外下寨,以成犄角之势。

曹军连日攻打,一时难以奏效。

这时,谋士郭嘉向曹操献&ldo;隔岸观火&rdo;之策说:&ldo;袁绍废长立幼,而袁谭、袁尚二人势力相当,各树党羽,互相争斗。

如果进攻太急,他们就会团结一致对付我们;如果暂缓攻击,他们之间就会相互争斗火并。

我们不如举兵南向,作出南征刘表的姿态,以便等待其内部发生变乱。

当其内乱发生后,再进击他们,可以一举而平定河北之地。

&rdo;曹操认为很有道理,便留下贾信守黎阳,曹洪守官渡,自率大军向荆州进兵。

事情果如郭嘉所料,曹操撤军不久,袁谭与袁尚即大动干戈。

袁谭敌不过袁尚,便派人向曹操求救。

曹操乘机挥军北向,首先打败袁尚、袁熙,后又消灭掉袁谭和高干,从而一举平定了河北。

袁熙、袁尚被逐出冀州后,引兵连夜奔往辽西投依乌桓去了。

曹操用郭嘉之言,以田畴为向导,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,轻军千里往袭,在白狼山与袁氏兄弟及乌桓王冒顿的大军相遇。

两军大战一场,冒顿大败被杀,袁熙、袁尚率数干人逃向辽东。

曹操并不追赶,退军易州,按兵不动。

大将夏侯说:&ldo;辽东太守公孙康,久不宾服。

现在袁熙、袁尚又前往投靠,必为后患。

不如乘其未动,火速往征。

&rdo;曹操笑道:&ldo;用不着劳烦诸位虎威,几天之后,公孙康定会自动将二袁的脑袋送来。

&rdo;众将都不相信。

然而,不久之后,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、袁尚的首级送到。

曹操大笑道:&ldo;不出郭嘉之料!&rdo;原来,郭嘉在征乌桓途中染病在身,不得已只好留下治疗。

临终之时,他写下一封信给曹操,授计说: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,今袁熙、袁尚前去投奔,心中必然怀疑。

如果我们派军攻打,他们势必并力迎击,急切中难以得手;如果暂缓出兵,公孙康与袁氏兄弟就会互相火并。

事情正如郭嘉分析的那样,公孙康听说袁熙、袁尚将要来投,当即与手下人议定:若曹操前来征讨,便留下他们,合力抗曹;否则,就将他们赚入城中杀掉,献给曹操。

这是因为,当年袁绍曾有吞并辽东之心,公孙康不仅一直耿耿于怀,而且也担心袁氏兄弟前来投靠是假,欲鸠占鹊巢是真。

而袁氏兄弟也的确如公孙康所担心的那样,企图寻机杀掉公孙康等人,以辽东数万骑兵与曹操抗衡,收复河北。

所以,当细作回报说曹操屯兵易州,并无下辽东之意时,公孙康立即设计将二袁杀掉,并且派人将首级送到易州。

这样,曹操不费一兵一卒,即除掉了袁熙、袁尚,并且使公孙康自动归服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